深圳市創研數字通訊有限公司
聯系人:羅先生
手機:13692246378
電話:0755-85299996
郵箱:lokiqi@qq.com
網址:http://fm1062.cn
地址:深圳寶安35區東方鼎泰文創科技園212
深圳市創研數字通訊有限公司
聯系人:羅先生
手機:13692246378
電話:0755-85299996
郵箱:lokiqi@qq.com
網址:http://fm1062.cn
地址:深圳寶安35區東方鼎泰文創科技園212
每個消化內鏡醫師均深知,結腸鏡檢查的終極目的就是早期發現癌癥。而隨著結腸鏡檢查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大腸息肉已經成為目前結腸鏡檢查陽性發現的熱門話題。那么,面對風起“腸”林,如何處變不驚,且聽Frank為你娓娓道來——從內窺鏡到顯微鏡,再談大腸息肉。
一、普通內窺鏡——如何讀懂大腸息肉的腸鏡報告?
一份標準的大腸息肉腸鏡報告,應該包含以下要素:
(1)部位:結腸鏡檢查通常從肛門進鏡,依次逆行檢查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回盲瓣,回腸末端。所到之處,均有可能出現結腸息肉。因此了解息肉的部位至關重要,對息肉切除后的內鏡隨訪,意義重大。
(2)數目:大部分人群均為單發或多發息肉,但數目往往小于100個,均統稱為大腸息肉。但是,息肉個數超過100個,就要高度警惕“息肉病”,這是一組疾病群的總稱,以累及結腸為主的多發性息肉為主要表現,大部分與遺傳性疾病相關,伴有腸道外的表現。
(3)大小:0.5cm以內為微型,0.5~2.0cm為小型,2.0~3.0cm為大型,3.0以上為特大型,這不僅能反映息肉的良惡性的可能性,同時能判斷內鏡切除的可能性及難度。
(4)形態描述:最為經典的大腸息肉內鏡下分型就是日本學者創立的“山田分型”(具體如下圖)。臨床上粗略地根據息肉是否有蒂,分為有蒂型、亞蒂型(廣基型)及扁平息肉,帶蒂的腺瘤樣息肉癌變率較低,而廣基腺瘤樣息肉癌變率較高。
山田分型
(5)手術方式:基于上述的鏡下表現及前期可能有的大腸息肉活檢報告,內鏡醫師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病人的術式,完成內鏡下息肉摘除。一般來說有(熱)活檢鉗直接咬除、圈套器摘除、EMR(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SD(內鏡下粘膜整片切除術)等。其中ESD主要針對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變。
2.升級版內窺鏡——NBI內鏡為普通內鏡裝上透視眼
(1) 什么是NBI內鏡?
近年來,內鏡技術發展迅猛,窄帶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內鏡騰空出世,它通過濾光器過濾掉普通內鏡光源所發出紅、藍、綠中的寬帶光譜,只選擇415nm和540nm的窄帶光。
415nm的藍光波長短,穿透粘膜表淺,血紅蛋白對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nm左右,因而有利于顯像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開口和表淺血管。540nm的綠光穿透力強,對粘膜下層的血管顯示效果好。因此,NBI內鏡顯示粘膜表面微細結構和粘膜下血管較傳統白光模式內鏡清楚,立體感更強。
(2) 什么是pit pattern分類?
隨著窄帶成像內鏡(NBI)的發展,日本學者Kudo等根據結直腸黏膜隱窩形態提出了pit pattern分類標準,它是指用放大內鏡觀察腺管開口部的形態(即pit形態),從而診斷腫瘤與非腫瘤并進一步對癌的浸潤深度等進行判斷的診斷方法,此分類共5型,具體如下:
Ⅰ型pit:圓形pit。正常組織中,從凹陷表面觀察通常為圓形pit。
Ⅱ型pit:星芒狀pit。粘膜組織增生后,病理學上pit pattern會形成鋸齒狀改變,從水平斷面觀察可看到類似星星一樣的星芒狀。
Ⅲ L型pit:管狀pit。形成腫瘤性病變以后,上皮出現腺管與腺管融合性改變,形成了縱行的開口,表面觀察成管狀。
Ⅲ s型pit:小型類圓形pit。全層范圍內出現短的單一腺管發育構造,呈現出小類圓形pit。
Ⅳ型pit:樹枝狀或腦回狀pit。上皮形成絨毛狀增殖的時候,腺凹變得十分模糊,從表面很難觀察到開口部,此時只能觀察到絨毛與絨毛之間的縫隙,這種構造呈樹枝狀或腦回狀。
Ⅴ1型pit:仍能觀察到pit(與Vn鑒別),但排列紊亂,形狀不規則。在黏膜內確認出現癌腺管后,pit排列出現紊亂,并且變得不規則。
Ⅴn型pit:無pit結構。隨著癌腺管從粘膜層向粘膜下層浸潤,粘膜層的構造被破壞,黏膜下層露出于表面,黏膜下層露出處,能夠見到明顯的間質反應(間質反應在組織學上是由富含纖維母細胞和毛細血管的纖維增生而來)。在間質反應的情況下,病變表面的腫瘤成分遭到破壞,而間質成分露于表面,pit基本上就觀察不到了。
Ⅰ型和Ⅱ型pit大多屬于非腫瘤性病變;III型、Ⅳ型多為腺瘤或早癌,Ⅴ型可能是粘膜下癌或進展期癌。
(3)識別側向發育性腫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s)
LSTs是一類高危性息肉,發現已有20年,其特征是沿管壁側向生長,其直徑大于1cm。分為以下兩大類:①顆粒型(LST-G):表面見均一或非均一的顆粒狀,顏色與周邊黏膜相近。②非顆粒型(LST-NG):表面光滑。
LST在普通光內鏡下和NBI內鏡下都易漏診。它具有黏膜下層侵襲性, LST-NG約30-40%, LST-G約為5-10%。LST早期病變的淋巴結轉移率低。它的最佳治療方案尚有爭議,主要根據臨床及大體形態來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LST具有潛在惡性,臨床上需要保持警惕、密切隨訪、避免漏診。
3.顯微鏡——論大腸息肉病理學檢查的重要性
所有切除后的大腸息肉標本都會送檢病理,它是隨訪及判斷預后的重要依據。
(1) 大腸息肉的病理學分類
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是Morson的組織學分類,將大腸息肉分為腫瘤性(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錯構瘤性、炎癥性和增生性四類。數量則以100個息肉為界限,分為單發/多發大腸息肉和息肉病。大部分人均屬于前者。
(2) 最熟悉的陌生人——腺瘤性息肉
此型最為常見,目前結腸鏡發現的大腸息肉,有70%-80%均為腺瘤性息肉,屬腫瘤性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混合性),均歸為癌前病變,與大腸癌發生密切相關,需要引起重視,并積極隨訪。影響腺瘤癌變的因素可以總結為:
①絨毛成分增生程度:腺瘤性息肉演變為大腸癌的過程,可總結為正常大腸黏膜→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混合性)→絨毛狀腺瘤→大腸癌。因此,絨毛成分的增生程度越重,癌變率也依次遞增。
②不典型增生程度:目前已經更新為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已經歸入早癌的范疇,需要積極內鏡下干預,勤隨訪。而上述提及的絨毛成分增多可加重不典型增生程度。
③ 腺瘤的增大程度:10mm以內的腺瘤癌變率相對較低,但一旦大于20mm,癌變率激增。
(3) 鋸齒狀腺瘤是一條新來的大白鯊
鋸齒狀腺瘤(SA),是一種具有增生性息肉鋸齒狀組織結構特征和腺瘤的細胞學特征的腫瘤性病變。分為傳統鋸齒狀腺瘤(TSA)和無蒂鋸齒狀腺瘤(SSA),其中無蒂鋸齒狀腺瘤極易與增生性息肉相混淆。該概念提出時,學術界爭鳴不斷,目前認為,鋸齒狀腺瘤癌變風險較高,是一條新進的大白鯊,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積極隨訪。
4.雙鏡組合制定隨訪計劃——強調基于病理結果個體化處理
關于大腸息肉,“積極隨訪”四個字是醫生經常交待給患者的。那么針對不同病理類型的息肉,各自的隨訪年限也是各有差異,需要個體化處理。
國內外指南關于隨訪年限雖略有差異,但基本的核心是不變的,只要病理類型出現絨毛狀腺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鋸齒狀腺瘤,這三個關鍵詞永遠是被歸為高危人群,將隨訪年限基本控制在1年內。2014年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做了如下推薦:
綜上所述,醫學的發展是離不開科技的,在這個雙鏡組合的年代里,大腸息肉已經成為一種可控可治的疾病。內鏡醫師要善用白光+NBI的強強組合,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內鏡下初步評估,選擇合適的內鏡下手術方式切除。同時,要重視病理學結果。依據雙鏡組合的結果,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隨訪計劃。